云南省傣医药与彝医药重点实验室研究队伍
方向一:民族医药文献理论及诊疗技术规范化研究
一、本方向负责人介绍
张超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名中医,国家中管局傣医学学科带头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会长。研究重点领域:民族医药文献理论及临床。出版民族医药专著20余部,主持或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二、本方向团队成员介绍
团队共12名。其中,高级职称8名,博士6名,1名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为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3人入选2018年云南省“万人计划”,1人获得“云南省优秀青年中医”荣誉称号,培养全国首位傣医学博士1名。
团队成员:张超(教授),陈清华(副教授),叶建洲(主任医师),罗艳秋(副教授),姜丽娟(主任医师),何红平(研究员),蔡云海(助理研究员),陈普(高级实验师),孔春芹(馆员),尹子丽(高级实验师),李媛(讲师),李琼超(博士)
方向二:民族医药单验方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一、本方向负责人介绍
冯德强
主任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管局傣药学学科带头人。研究重点领域:中药、民族药、天然产物活性及机制研究、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发表论文60余篇,SCI收录2篇;主编学术专著3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1项、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大专项1项;获国家中管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民族医药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云南省卫计委科技成果三等奖各1项。
二、本方向团队成员介绍
团队共11名,其中高级职称9名,博士4名,在读博士1名。引进博士(民族药方向)1名。1名副教授完成国家公派留学。
团队成员:冯德强(教授),赵声兰(教授),段小花(副教授),张雅琼(副教授),郭沛鑫(副教授),陈佳(博士),孙晓菲(副教授),古今(副教授),曹冠华(博士),李树全(副教授),黄之镨(实验师)
方向三:民族药新制剂与新型载药系统研究
一、本方向负责人介绍
马云淑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彝药学”后备学科带头人、中国中医药促进会外治分会副会长等。研究重点领域:民族药新剂型与新制剂研究。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9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
二、本方向团队成员介绍
团队共6人,其中高级职称6名,博士5名,1名副教授参加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1人入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团队成员:马云淑(教授),赵荣华(教授),顾雯(副教授),程欣(副教授),鲍泥满(副教授),贺森(副教授)
方向四:民族药材及饮片标准研究
一、本方向负责人介绍
钱子刚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兼任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副理事长、云南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研究领域主要为药用植物与中药资源等方向:将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应用于云南特色药材的分子生药学研究和质量评价,开展中药资源调查、种质资源标准化以及民族药药材标准研究。近年来,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1项;主编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一次;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一次。
二、本方向团队成员介绍
团队成员共6人,其中高级职称5名,博士5名,在读博士后1名,1名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入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团队成员:钱子刚(教授),杨耀文(教授),谭文红(主任药师),周志宏(研究员),李国栋(副教授),刘录(博士)。
2012 版权所有 云南中医药大学 | 技术支持:泰得利通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路1076号 滇ICP备20001865号-11